圓桌對話:讓家庭教育回歸常識
2021-05-22 15:53
來源:新東方網
作者:
主持人(左):前央視著名主持人 李小萌
對談嘉賓(中):中國科學院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 王金戰
對談嘉賓(右):上海市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楊雄
李小萌:當下我們看到的一些青少年的極端事件似乎多起來了,這個問題你們覺得核心問題出在哪里?我們家長要怎么幫助孩子實現真正所謂幸福的人生?
楊雄:最近三年,中國的青少年意外傷害直線上升,尤其是去年,因為停學不停課,在家里親子關系緊張,也導致孩子出現了意外事件是主因。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能是因為近十來年,我們有一段時間整個教育的引導出了問題,現在孩子都早熟,然后早熟以后就是“早會”,就是不該懂得都懂。所以我們做了上海意外傷害的反推,我們看這個歸因,有很多原因,但是至少家庭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,剛才錢老師說到的母親問題、養育問題,還有孩子的“心智”太成熟。
李小萌:現在孩子所謂的早熟不是身體方面,而是心理自覺意識覺醒的早。可能我們同齡人大概18、19歲才問我是誰,我從哪里來,但是現在七八歲的孩子就問,我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能做我的事情我活著干什么。有一個初中生留著遺言說:我父母替我活著了,我就不需要活。所以父母還用過去的方法教育孩子就會出現您說的“意外傷害事件”的發生。需要改進和調試是我們在家庭當中父母的角色對不對?
楊雄:有一個學校有40多個學生,被監測到,會有自殺傾向前會上網搜索自殺的方法或者防止預防自殺的方法,或者寫日記遺言,我們還在做大量工作,都反映了現在青少年不和父母說,也不和老師說,而是去上網,所以手機是他的第二條命,上海很多的孩子就是手機收掉以后就不高興了。
李小萌:問一下王院長,我們孩子為什么對接下來的人生沒有了期待,失去了興趣?在學業壓力下如何平衡?
王金戰:大數據分析現在中小學生心理疾病患者高達三分之一。我個人感覺他的源頭還是在家庭。因為孩子一生下來他首先面對的是他的父母,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也是他終身的老師,所以很多教育的問題我的分析都出自這個源頭。
很多家庭都怕,我就一個孩子,這個孩子失敗了,我這個家庭的一生就沒有未來。所以現在往往更多關注孩子的成績、排名,而恰恰忽視了成績排名的背后應該是學生一種良好心態的養成,我非常欣賞的一句話就是美國的著名教育學家說的“人與人之間有很小的差異,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就造成巨大的差異。”這個很小的差異就是你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。
也就是說家庭教育的核心育德是第一位,育心,就是培養學生一個很陽光、很健康、很自信的心態,如果在這樣的心態下,反而學習就很簡單了。
所以,如果一個家庭被孩子的學習折磨得痛不欲生,雞飛狗跳,一定不是學習本身的事情,學習本身很簡單,但是為什么把家長折磨得死去活來,是學習之外出了問題。
李小萌:老師和家長,本來應該是合作關系,但現在有的時候卻因為過度合作,反而成為潛在的對立關系。
有一個老師跟我講他會跟孩子家長說我負責教,你負責愛就可以了,這個老師擺的位置是對的,學??梢愿?/span>嚴格一些,可以有獎有懲,有排名,但是回到家,家長給他是心里上的關愛,情感上的支持,不再是把這一條線當做家庭教育的死線,我們孩子就多了一個喘氣的空間,就多了一個能夠抓住這個世界的一些理由。
王金戰:我持反對態度,把孩子送到學校,學校就承擔起了這種教育的責任,這個教育包含著教和育,在某種意義上,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是老師,特別是班主任老師,但是班主任老師最主要責任還是育。
一個家長把孩子送給你,可以說是把一生希望送給了你,當他教育好了再送過來,你的責任是什么,學校的責任不就是教育學生,而且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,它就是不斷反思和不斷犯錯的過程,不犯錯誤的孩子長不大,所以人間正道是滄桑。
我是反對學校只管教不管育。
李小萌:太棒了!謝謝您的高標準。楊主任,剛才你對講青少年進行心里的干擾和心里的支持,但是我發現有時候父母更需要心里的咨詢和心里的支持,如果他們調試好了,孩子可能自然就好了。 這方面你們做什么工作和努力了嗎?
楊雄:剛才王校長談到了家校關系,中央現在提家校是協同,說明教育問題不光是學校的事,還是家長的事。
我有一個重要觀點,在當下的背景下,可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超過學校教育。 第二個觀點,教與學的關系,我始終認為家庭教育和學校關系是有分工,也就是說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有邊界。我更主張是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,不光是母親教育,父親也要參與家庭教育。
父親參與家庭教育這個孩子就比較心智健康,因為父親和孩子討論的是冒險、責任、勇敢。
李小萌:有一個公式我在很多演講場合跟大家分享,就是缺位的父親加上焦慮的母親,等于失控的孩子。
楊雄:在現在這樣一個發達的城市,家庭教育是父親共同的責任,所以我提出三教理論:夫妻教育、親子教育、學校教育、生活教育。
我們的教育是面向未來,我們家庭教育的責任是從生活,做人做事抓起。
這樣抓起來以后,孩子的心智,孩子的世界觀,孩子對人生的看法就比較積極,不會那么絕望。
我們到北大做過調查,很多孩子玻璃心,空心病,這都是因為從小家庭教育出了問題,缺乏給孩子積極心理,抗毅力的培養。
所以,我大力主張家庭教育不要抓功課,而要抓心里彈性的教育。如果孩子從小給他一些受挫的感覺,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,他就知道有很多事情是自己要去完成。
我們現在家庭教育過多強調母親的責任,作為孩子,你自己也有責任,你跳樓自殺是對自己不負責,對家庭不負責,對國家不負責,要給他這樣的概念。在他沒有發育之前,把他作為生命的關愛和生命生活的教育,切入一個知識點以后,長大以后就會內化于心。
王金戰:所謂的家庭教育是家長要接受教育,最該接受教育的不是孩子,而是家長。
因為我是一直研究高考,我今天晚上要講一個家庭教育的核心要素,其實都不是對孩子,因為從物理學上來講當你干一件事,把方向用偏的時候你用力越大,離你目標就越遠。
第二是家長要接受什么的教育,就是正確理念的教育,有時候理念不需要太多,把握住重要的理念,你再發揮也不至于偏到那里去。
點擊查看>>2021新東方家庭教育春季高峰論壇